當前位置: 上海徐浦中醫醫院 > 中醫腫瘤科 >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每天都在通過飲食獲取能量與營養,但有些看似平常的食物,卻可能暗藏危機,成為威脅健康的癌癥 “炸彈”。今天,結合上海徐浦中醫醫院專家的見解,尤其是吳福寧醫生在腫瘤防治領域的豐富經驗,帶大家揭開這些危險食物的面紗。
腌制食品:美味背后的致癌風險
咸菜、咸魚、臘肉等腌制食品,因獨特的風味深受不少人的喜愛,很多家庭甚至將其作為餐桌上的常客。然而,這些食物在腌制過程中,會加入大量食鹽,部分食物在發酵過程中還會產生亞硝酸鹽。亞硝酸鹽本身并非致癌物,但它進入人體后,在特定條件下,會與蛋白質分解產物結合,形成亞硝胺,而亞硝胺是一種明確的致癌物,長期食用腌制食品,患胃癌、食管癌等癌癥的風險會顯著增加。上海徐浦中醫醫院的吳福寧醫生強調,雖然偶爾吃腌制食品不會立即引發癌癥,但長期過量食用的危害不容小覷,尤其是本身腸胃功能較弱的人群,更應減少此類食物的攝入。
油炸食品:香脆口感下的健康隱患
金黃酥脆的炸雞、薯條,香氣四溢的油條、油餅,是很多人難以抗拒的美食。但油炸食品經過高溫處理,不僅營養成分遭到破壞,還會產生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質。丙烯酰胺已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列為 2A 類致癌物,長期食用可能對人體的神經系統、生殖系統等造成損害,同時也與癌癥的發生存在關聯。而且,反復使用的油炸油中還會積累大量的反式脂肪酸、多環芳烴等物質,進一步增加致癌風險。吳福寧醫生指出,油炸食品熱量高、營養低,建議大家盡量少吃,日常烹飪可選擇更健康的蒸煮方式。
霉變食物:看不見的致命威脅
當家中的糧食、堅果、水果等食物發生霉變時,很多人會覺得把霉變部分去除,剩下的還能吃。但實際上,霉菌產生的毒素,如黃曲霉毒素,具有極強的毒性和致癌性,且耐高溫,普通的烹飪方式無法將其完全破壞。即使只看到食物表面有一小部分霉變,其內部可能早已被毒素滲透。黃曲霉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化學致癌物質之一,與肝癌的發生密切相關。吳福寧醫生提醒,一旦發現食物霉變,無論霉變面積大小,都應果斷丟棄,切不可抱有僥幸心理。
上海徐浦中醫醫院作為一所集臨床、預防、保健、康復為一體的中醫綜合性醫院,一直致力于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。在腫瘤防治方面,醫院匯聚了眾多像吳福寧醫生這樣的專業人才,他們憑借深厚的中醫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,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,為腫瘤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和康復方案。同時,醫院還積極開展健康科普活動,向大眾普及防癌抗癌知識,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。
健康熱線:021-6685 5555
地址:浦東新區上南路4091號(近凌兆路)
公安部備案號:31011502000970
ICP備案號:滬ICP備16020585號-19
醫療備案:滬衛(中醫)網審【2014】第20013號
本網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療及醫療依據。